|
北師大附屬實險學校學生早讀時間誦讀《中華文化基礎课本》
日前,30所中學的高中生用上了中國台灣地區國學课本的动静引發了人們的興趣。內地初次引進的這套台灣國學课本究竟是什麼內容?在北京的課堂融入中是不是能夠接地氣?北京青年報記者领会到,台灣國學课本進京並非坦途,由於课本容量太大,缺少國學師資等缘由,今朝北京隻有一家民辦高中在嘗試教學。
更有趣的是,為了適應內地的教诲環境,课本乃至做了大幅度的点窜,多位感動中國人物也被編入台灣國學课本。
焦點
難題一
台灣國學课本量太大 北京學校課時不夠
根據報道,今朝內地已經有包含北京四中在內的30所中學利用台灣國學课本。但是記者领会到,今朝利用课本的隻有武漢四中、太原外國語第二學校、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鄭州五中等學校,而北京四中並沒有利用該课本。在北京,利用台灣國學课本的,是一所民辦高中——北大附屬實驗學校。
為什麼台灣國學课本的推廣沒有像預期的那樣一帆風順?記者發現,台灣课本和內地教诲環境的差異,是重要缘由。
《中華文化根基课本》在台灣家喻戶曉。從1956年開始,台灣地區高中課程中一向放置有“中國文化根基课本”科目,屬於必修科目。台灣地區現有48%所學校、5.3萬高中生在利用該课本。該课本選用四書中的經典章節,触及做人、處世、內政、世界觀、群體觀等各个方面的內容,“雖非四書全選,但触及內容很是周全,內容量比以往國學课本增长了五到十倍”。
但與台灣的教诲布景分歧,今朝內地對於國學課的教學並無参加應試考試范圍,只是作為對必修課程的補充,許多學校將其作為選修課,重要目标是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修養和思惟道德,並不触及升學考試。記者發現,內地雖然從上世紀九十年月就開始注意國學的教诲,但現今對於國學的學習並沒有統一的課標,还没有构成體系,隻逗留在經典誦讀層面。各學校的開展實踐情況也相差很西藏旅遊, 大,特别是高中階段,由於升學壓力的負擔,更讓不少學校對此望而卻步。
曾經關注過台灣國學课本推介的北京101中學最終放棄了該课本。“這套课本不是欠好,但卻欠好用,因為內容太豐富,太成體系了,反而不適合我們學校的教學大綱。”101中學相關負責人高老師暗示。“國學課作為選修課,在整日制教學中,本來就是見縫插針,課時很是受限。這本台灣國學课本內容量太大,沒有那麼多課時來消化這些內容。”
難題二
《大學》《中庸》內容深 內地國學師資難找
除課時與引進版课展示架,本內容量的抵牾問題,另外一個推廣尷尬是師資隊伍問題。
这次引進版课本內容與台灣原版课本的內容、體例大體一致,上冊為“論語選讀”,下冊為“孟子選讀”與“學庸選讀”,共計選入《論語》168章、《孟子》50章、《大學》4章、《中庸》4章,此中《中庸》《大學》等內容在內地的課本中幾乎不被触及,不少老師都認為艱深。
國內一名畢業於中文師范類學校的語文教師暗示,在過去的學習過程中她從未接觸過四書中的《大學》和《中庸》。北大附屬實驗學校的國學課教師辛老師畢業於思惟政治教诲專業,暗示其在學生階段的一些課程中雖接觸過部门國學內容,但也並未系統學習過,出於個人興趣自學了四書,“國內專門開設國學的大學很少,以是許多語文教師並沒有系統學習過國學,我們在利用台灣新版课本前也要先自我進修”。
在推廣過程中,作為台灣國學课本引進方的中華書局負責人也深有體會,“課時問題還可以擠出來,但師資隊伍的缺口很大,這是推廣中面臨的最大問題。許多學校的國學老師是從語文老師隊伍中挑出來的,隻有小部门學校才有本身獨立的國學老師。”
進展
出书方為接地氣改课本 課本內出現感動中國人物
記者發現,為了能夠接上內地教诲環境的地氣,出书方在課本的用詞細節上做了大量点窜,除把课本名字由台灣慣用“根基课本”改为內地慣用“基礎课本”,還對原课本中台灣的固定用詞進行点窜,將台灣地區喜歡用的文言說法,改為適合內地高中生的書面習慣用語。
引進版课本改動最大的部门,是將每個單元的台灣版“今人今事”課外閱讀全数替換成為內地學生熟知的“名流事跡”,如在孔子為人的章節中,台灣原课本利用的今人事例為台灣証嚴法師,內地引進版援用的今人事例是扎根“懸崖小學”18年的支教伉俪李桂林、陸建芬﹔在論古今人物與孔門门生章節中,台灣原版课本用的典例是“教诲哲人——辛志平”,引進版课本用的是2012年感動中國人物支教勞模白方禮﹔在論人道本善的章節,將原课本中援用的“從地痞、囚犯到詩人、传授(林建隆)”,今人今事替換成“反叛中的皈依——小布什”。
對話
引進课本還處於實驗摸索階段
對話:中華書局經典教诲推廣中间主任祝安順
北青報:為何想引進台灣版國學土城當舖, 课本?
祝安順:台灣用了近60年的國學课本,經過了反復的修訂和改良,經得起考驗,也有許多处所值得我們借鑒。國內雖然也推廣國學教學多年,但沒有很成體系的课本。
北青報:引進台灣课本,能获得教诲部門的支撑?
祝安順:這屬於文化交换,國家也明確支撑兩岸文化交换。台灣國學课本對於內地是個很好的借鑒,也能促進兩岸的文化交换。
北青報:兩岸教學模式存在分歧,引進版课本在推廣利用中是不是會出現水土不平?
祝安順:雖然兩岸的中華文化交换還存在一些隔閡,可是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大师對於文化遺產的態度也一樣,信赖不會水土不平。
北青報:但兩岸的國學教诲布景確實分歧,這套课本是不是真的適合內地學生?
祝安順:這套课本其實也還處於實驗摸索階段,未來我們還可能做大規模的修訂和調整。全國各地的國學開展也纷歧樣,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地,對於什麼课本合適當地教诲,在認識上都存在必定的差異。
北青報:引進版课本為何要對“今人今事”欄目做大規模的內容替換事情?
祝安順:因為台灣版课本中的“今人今事”援用的都是台灣的有名流、事、物,這對於我們內地學生很目生,以是全数替換成內地學生认识的名流事跡,便於理解。
本版文/本報記者 林艷
“台灣课本”台版與內地修訂版差別 |
|